
謝謝!!
現時有超過80個國家有最低工資制度,而有部分已發展的國家便在數十年前,便成立了有關制度。我們較熟悉的英國在1909年,美國在1912年都已成立最低工資制度。當時正是資本主資發展初階,大量農民流入城巿,出現老板剝削工人的情況十分嚴重。今天香港發展已遠遠超過那一個年代,雖然我們不能說香港沒有剝削,但相對二十世紀初的英美,可說是小巫見大巫。
美國在1991年的堅尼系數是0.38,1994年上升至0.40。香港在1991年是0.48,1996年上升至0.52。很明顯,香港的貧富懸殊遠較美國為甚,而兩地在九十年代,貧富懸殊亦有加劇的現象。我們亦看不到最低工資制度獨立地對貧富懸殊有任何明顯的影響。不過,我們可以看到其他有最低工資制度的國家,同時亦有其他較全面的社會保障制度,包括了失業保險。當然,我們亦知道在美國,黑巿勞工的問題極之嚴重,不少估計是有數以百萬。同樣地,在英美國家除了在巿中心或是購物中心外,我們很少見到快餐店及士多,除了唐人餐館外,飲食業為集團連鎖經營所主導。(羅致光)
葉仙兒 寫:首先針對你所謂設立最低工資一事,其實香港早輪已有很多爭論.
而普遍反對者都認為設立最低工資會削弱初入行者的競爭力,而最低工資亦會變相為最高工資.更甚者,更會進一步打擊中小企業,由於勞動成本增加,中小企業競爭力大減,大企業更容易霸占巿場...而最關鍵是最低工資可以保障工人的收入,不過並不等同能夠保障他們的就業機會.因此設立最低工資往往結果反而是增加了失業率.
而有關外國也有設立最低工資方面,我quote了一段關於這方面的資料:現時有超過80個國家有最低工資制度,而有部分已發展的國家便在數十年前,便成立了有關制度。我們較熟悉的英國在1909年,美國在1912年都已成立最低工資制度。當時正是資本主資發展初階,大量農民流入城巿,出現老板剝削工人的情況十分嚴重。今天香港發展已遠遠超過那一個年代,雖然我們不能說香港沒有剝削,但相對二十世紀初的英美,可說是小巫見大巫。
美國在1991年的堅尼系數是0.38,1994年上升至0.40。香港在1991年是0.48,1996年上升至0.52。很明顯,香港的貧富懸殊遠較美國為甚,而兩地在九十年代,貧富懸殊亦有加劇的現象。我們亦看不到最低工資制度獨立地對貧富懸殊有任何明顯的影響。不過,我們可以看到其他有最低工資制度的國家,同時亦有其他較全面的社會保障制度,包括了失業保險。當然,我們亦知道在美國,黑巿勞工的問題極之嚴重,不少估計是有數以百萬。同樣地,在英美國家除了在巿中心或是購物中心外,我們很少見到快餐店及士多,除了唐人餐館外,飲食業為集團連鎖經營所主導。(羅致光)
而其實討論的核心應該是最低工資是否適宜認用在真實情況的CG行業身上.不過由以上推斷設立最低工資明顯是幣多於利,首先對於初入行者及剛畢業者將會造成打擊,他們唯一的優點將會被削弱,而本港聘請最多cg員工的I公司亦會面臨勞動成本上漲問題,他們仍然有能力可以消化到每年出來的畢業生嗎?初入行者連門檻都入不了,更遑論可以有討價還價的能力.而最大問題是一旦成本上漲,香港的CG公司的競爭力在國際上肯定會進一步削弱,(即所謂某老細所講的鐵血戰士優勢都沒了)到時可能連抹乖也的工作也爭不到回來.平心而論,香港的CG行業現在面對國際的時候,仍然是以量及時間取勝,而非質.
另外香港無論是從事CG或是返計,甚至是廣告行業的雇員超時問題,往往是公司與客戶兩方面的責任,亦是香港的K型現象.
(以上資料,稍為上網搜尋便可搜到.)
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:沒有註冊會員 和 2 位訪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