港產 寫:日本人有簡潔既美感, 美國主張大膽粗獷,
香港有什麼?比大家去想一想.
香港算不算是“吐舊納新”呢? 以我大部份個人感覺去睇。
香港人士是一門理想主義者,總常會想出一些不能達到的目標!
即使目標達成與否,提高了所謂的期望,可能出來的效果不完美,
但總會假設比實際的好!所以試試!
這是投機主義過重,主張的遠眺比實際的強,
所以即使是泡沫,也可能堅持去做。因為背地裡說:“凡事難免總有風險”
下一步,對一些不顯眼的舊物加以利用,最終目標是想拿回來“回收再用”
好似銅鑼彎的唐樓,那地方將被政府打算回收再做!
顯然這是香港人“吐舊納新”的證明。然而,雖然“吐舊納新”不是不好!
但在香港這彈丸之地 ── 資源、土地、機會等等都有上限。
要前進,就要洗牌!這是洗牌效應! 新事物覆蓋舊事物。
因此“創意”不加上節制,少不了會帶來破壞,破壞或吞噬“舊有的事物”。
另外想談及的是香港人的心態:無一個代表極限的定義。
在前,每每進化與演變,也不定立一個終點,口中滿是講論的潮流。
在這模式下的香港,產生不飽和的欲望,無止境地吞噬舊事物。
吞噬不等於吸納,這是香港人的毛病,不會珍惜舊有!
在後,不定低線是香港人的習慣,因而香港不能建立固定的文化型態!
多方面的發展同理想,加大了香港不定型的困難。
回來說:香港同日本美國比較,我會覺得香港特質是一個 "變"字。
如何變,變好定變壞。這變數是分給了,分給每一個作為香港人,要面對的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