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pied from http://hk.news.yahoo.com/051226/12/1jw8q.html
【明報專訊】華語特技片中的電腦特技,常被觀眾批評,認為與荷李活無得比,原因何在?最簡單的答案,是成本。
荷李活用在電腦特技上的費用,不是三幾百萬貨仔的華語片可以比較的。電腦特技好與壞不是科技有多先進的問題,是特技公司的規模、創作人才優劣、時間和金錢上的問題。荷李活用的電腦特技公司電腦的數目肯定比香港多不知幾多倍,技術員相對地多,同一時間可以處理的特技畫面多,復雜程度也可以更高。
特技設計是一種創作,荷李活電腦有一整隊人負責,香港的電腦特技公司,多半只會跟你說做到或做不到,在創意方面,與荷李活的距離頗遠。有人以為電腦特技是技術,其實創作最重要,新的意念,可能要找程式員重新編寫程式。
別以為多就叫好,一些看過的特技,程式早已存在,重新設計的才貴。
香港電腦特技公司被認為效果不佳,有時也很冤枉。時間不足是一個大問題。時間愈多,愈可以做得細致。時間就是金錢,難免將貨就價。導演、攝影師等不熟電腦特技,沒有詳細的分鏡繪圖,拍了回去才叫特技人員解決,令時間精神白白花在事後補鑊之上,變相影響了其他特技的效果。
荷李活電影電腦特技部分分鏡繪圖十分仔細,而且特技可能未拍已開始做,配合得好,自然事半功倍。
華語片幾乎全是拍完才做,甚至是拍好了才左加右加,怎會做得好!?
郭繾澄